首页

黑冰女王踩踏

时间:2025-05-29 18:43:50 作者:“劳模”长三乙火箭首次为中国小行星探测“搭天梯” 浏览量:34481

  中新网西昌5月29日电 题:“劳模”长三乙火箭首次为中国小行星探测“搭天梯”

  记者 马帅莎

  5月29日凌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三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天问二号探测器精准送入预定轨道,顺利跑完中国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第一棒”。

5月29日1时3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白国龙 摄

  长三乙火箭是中国宇航发射次数最多的单一型号运载火箭。此次任务是长三乙火箭第109次飞行,也是其首次挑战地球逃逸轨道发射。

  地球逃逸轨道高度高,火箭挣脱地心引力束缚所需的能量就更多,速度也更快。此外,发射窗口窄,入轨精度要求高,分离速度误差控制严……发射难关一项又一项,“劳模”长三乙火箭如何跨越重重难关,为此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搭天梯”?

  力气足:5.55吨运力精准匹配

  长三乙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是一款高轨道大推力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亦可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其他轨道卫星的发射。

  作为中国高轨主力运载火箭,该型火箭是“金牌火箭”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三兄弟”中“力气最大”的,特别是2020年实施“双提升”工程后,火箭运载能力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升至5.55吨,与天问二号探测器质量要求更贴合,成为本次任务的“最优解”。

  飞得高:直达高轨,精准“投送”

  以往发射地球轨道范围内的载荷,火箭分离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即每秒7.9千米。此次任务中,火箭分离时的速度需超过每秒11.2千米的第二宇宙速度,才能使天问二号探测器脱离地球引力,进入地球逃逸轨道。

  不仅如此,目标小行星体积小、质量小、引力弱、捕获难度大,这对火箭入轨精度提出更高要求。火箭入轨速度不仅要达到每秒11.2千米,每秒偏差也不能超过1米,否则可能造成探测器距离小行星百万公里的级差。

  火箭专家解释称,如果将火箭入轨比作投篮,这样的入轨精度,好比在上海投出一个篮球,要投中位于北京的篮筐,还要保证篮球入筐时的飞行角度和速度。

  为此,研制团队在采用迭代制导技术的基础上,还运用了末速修正技术,在分离前实时调整火箭速度、姿态等,确保探测器精准踏上深空之旅。

  靠得住:百战锤炼,飞行更可靠

  长三乙火箭是中国首个宇航发射次数突破100次的单型运载火箭。自1996年首飞以来,它托举“北斗”、“嫦娥”、风云卫星、天链卫星等“乘客”问鼎苍穹,保障了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历经百战锤炼的长三乙火箭如今越飞越稳,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早在2018年,天问二号发射任务就“花落”长三乙火箭。“火箭性能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执行其他发射任务的同时,长三乙火箭也在一发发积累中为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打下更好的基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张亦朴说。

  谈到长三乙火箭长期稳定、可靠的表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陈闽慷也表示,多年来,型号团队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技术创新与可靠性提升,大大提升了长三乙火箭的整体性能与竞争力,使其能够从容应对多样化的发射需求,为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撑与保障。(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防部:美国是太空军事化战场化的最大推手

纵观各地,江苏宜兴、安徽旌德、宁波余姚、嘉兴平湖等地均在培育壮大生命健康产业,通过差异化竞争,加速形成长三角产业集群优势。

协和医院医护联手抢救脑瘤产妇

践行精神文明建设,是为了人民幸福美好生活。近年来,银川市常态化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城市更新扎实推进,交通疏堵、美丽河湖等“五大工程”接续实施,“十心”实事落地落实,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创建成果持续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四连冠”。站在新的起点,银川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将持续在更深、更精、更细、更实上下功夫,让全域“文明版图”持续闪亮。(完)

贵州“村超”迎来香港明星足球队

交通方面,除个别线路外,城巴、九巴的大多数日间巴士线路暂停;港铁自首班车起维持有限度运行,港铁巴士暂停服务;机场管理局表示,机场整体运作顺畅,并已启动航班重新编配机制,6日将会有708班航班运作,约为平日的八成。

王毅会见印度外长苏杰生

童年,本该是充满无忧无虑、欢声笑语的时光,然而在加沙,这一切却显得遥不可及。那里孩子们并不是在操场上奔跑嬉戏,而是在炮火声中瑟缩前行。炸弹的轰鸣代替了童谣,废墟上的灰尘掩盖了原本应有的纯真笑容。

“智”未来 守“幸福”│ 博西家电AWE 2024以创新科技描绘未来理想家居蓝图

有空的时候,张娜和他的团队经常这样进行业务交流,琢磨每一个细节,因为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老人受伤。张娜告诉记者,周围人对这一职业的偏见让她曾经一度想打退堂鼓。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